全域旅游,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崭新模式

全域旅游,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崭新模式

2016-03-18 08:23:34 日照渔家乐
全域旅游不是一项工作,它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崭新模式。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一场颠覆性革命,是顺应当前旅游业消费潮流的一场变革,是由景点旅游走向无景点旅游的一场变革,是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

全域旅游是顺势而为,实现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硬招,是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抓旅游的崭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对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释放旅游经济新动能的一场开场大戏。

全域旅游是实现“五个定位”“四个全面”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旅游业一业牵四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2014年,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考察浙江桐乡“一业驱四化”,即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在这个历史发展新阶段,发展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的高效工作机制。

全域旅游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协调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城市为核心向周边乡村辐射,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理念。青州市以城市为内核,把整个青州古城打造成5A级景区,并向乡村辐射,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绿色协调,让城乡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成为很好的案例。

全域旅游是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和实现工业化的新动能。今年山东省GDP达到6.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青烟威日等城市的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发展全域旅游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一些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地方,也逐渐摸索出规律,挖掘后发优势,走出一产向三产直接跨越的独特路子,如沂南、山亭等。

山东发展全域旅游具备基础条件,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有基础。山东实践全域旅游已经探索多年,像沂南县,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全域旅游理念,蓬莱市连续三年抓全域旅游,威海市2014年申报全省唯一一个全域乡村旅游改革试点、青州市打造全域化5A级景区。

二是有经验。早在2009年,省旅游局提出过五级联动,17个市和17个县级市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成为全国最大的优秀旅游城市群,27个旅游强县群,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6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最多。

三是有体制。在整建制抓全域旅游方面,出现了很多抓旅游的“一把手”,8个县(市、区)成立的旅游发展委员议事机构,书记、市(县)长亲自任主任,从2014年抓26个改革试点,形成一批排头兵,如青州市把整个青州市作为5A级景区打造,泗水开始由农业县向旅游强县整体转型。齐河县已经打造济南次中心,另外像滕州市、诸城市、高青县、临朐县、五莲县、山亭区,也都在走全域化的路子。

四是有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经济总量达到规模和临界点,如威海市今年接待人数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消费450亿元,蓬莱接待人数突破800万人次。

五是有潜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和十大新业态形成新支撑,无论是城市还是县域、度假区,热情高涨,顺势而为。

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四条标准,结合山东省实际,全域旅游示范区应达到以下六个标准:

1、建议旅游对当地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20%以上,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的20%以上,旅游对当地税收贡献超过15%。

2、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全域旅游上升到政府行为,把本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抓。

3、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氛围浓厚,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建立六大联动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区域、全社会共同参与。

4、旅游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积极组建旅发委,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建立健全“六大”旅游工作机制。

5、厕所革命及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按照整洁有序、规范管理、服务标准、生态自然、赏心悦目、文明待客的标准,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整个区域建成大花园、大果园、大菜园、大公园,城乡道路、村容村貌整洁,绿色生态,城乡居民精神风貌好、热情好客。

6、建成旅游数据中心。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立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适应全域化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山东省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抓好六个“结合”:一是与全省旅游“十三五”规划布局相结合,出台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与建设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相结合,集中打造一批海滨型、山岳型、文化型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名城和旅游度假区。三是与创建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打造一处、带动一片”的效果。四是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带动农民通过从事旅游脱贫致富。五是与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相结合,打造具有商、养、学、闲、情、奇等现代旅游要素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六是与科学发展考核工作相结合,运用考核抓手,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激励工作机制。

发展全域旅游,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一是把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与全域旅游示范区结合起来共同发力。二是将全域示范重点旅游项目纳入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旅游重点项目库,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方面重点倾斜。三是运用用地政策扶持,每年用于重点旅游项目土地指标优先支持全域旅游试点市县。四是省级旅游发展基金优先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倾斜。五是运用好乡村旅游扶持资金,“两区一圈一带”有关政策支持全域旅游。文化、体育、农业、水利、海洋渔业、金融等部门和各地出台涉旅旅游扶持政策,为推动全域旅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是优先安排旅游宣传推广营销重点活动,纳入全省旅游宣传推广重点支持范围。七是优先支持A级景区等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创建。八是优先安排旅游人才培训。九是重点旅游投资商、营销商准备落户山东的项目重点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引进。十是省局建立重点联系全域旅游示范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