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海龙湾景区海域现东亚江豚

山东省日照市海龙湾景区海域现东亚江豚

2020-02-19 09:57:46 日照渔家乐

近日,山东日照市民在海龙湾水域拍摄到一海洋动物身影,引起社会关注。经日照市有关专家视频鉴定,此物种为东亚江豚,日照渔民俗称“猪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小型鲸类,鼠海豚科江豚属仅有的1种;特点为无背鳍,背部自体前五分之二至尾鳍之间有不明显的隆起,隆起上有鳞状皮肤,全身均为淡蓝灰色。

江豚处于食物链顶端,是生态系统指示物种,海龙湾水域出现江豚,说明此处海洋生态环境正在向好。前期已发现太平洋蠵(xī)龟、黄嘴白鹭等对生态要求高的海洋生物来此栖息。

2017年,日照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首个退港还海项目——总投资6.1亿元的日照港海龙湾生态修复工程,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恢复了黄金生态海岸线。项目的实施,恢复了1882米的生态岸线,新增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通过重构近似天然的海岸生态,形成一定宽度的陆域面积,恢复沙滩,种植滨海植被,与北部岸线连成一片,日照整个优美的岸线链条得以补齐,形成了以“龙山咀”为龙头、以“海龙湾”为龙尾的绵延10千米优质砂质岸线。

改善了海岸带生态环境。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大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周围海域水质直接提升到国家海水二类标准,海水悬浮物达到国家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控制在30mg/m³以下,细颗粒物含量控制在25mg/m³以下,生态环境整治效果显著提高。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海龟、白海豚、数千只海鸥等10余种海洋生物频繁出现在项目所在海域。

推动了港口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通过实施“东煤南移”等工程,将紧邻项目后方的港区东区煤炭装卸作业区搬迁至远离城区的港区南区,进一步优化了港口功能布局,实现了“南散北集”;直接节省航道清淤费用400万元/年,大幅减少了地方政府和港口每年为降低原煤堆场对环境影响的投入,推动港口绿色发展。

拓展了城市发展新空间。通过实施生态岸线修复和港区调整,原有的煤炭堆场腾出2000余亩城市发展用地,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商务办公、航运服务、休闲娱乐等城市经济新业态,将带动形成500亿元的项目建设投资,成为日照重点打造的中央活力区南端的一颗璀璨明珠。

打造了滨海旅游新亮点。规划建设的港口工业展览馆、航运展览馆、煤码头工业遗址公园、邮轮码头、海上艺术长廊等景点,与灯塔景区、万平口景区连成一片,为山东“仙境海岸”建设增添了“日照色彩”。

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昔日与城市旅游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仅有“一墙之隔”的“黑煤场”,重新变回“金海岸”,周边群众再也不用隔“煤”望海,实现了在家门口赶海踏浪的愿望。